微信扫码
暂无在线客服
用户中心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

首页 >工作动态 > 典型经验

致富能手高明

分享到:
点击次数:928 更新时间:2018年04月24日16:00:10 打印此页 关闭

高明,是北安市城郊乡革命村革命屯人,32岁,中共党员,北安市二井镇建华村玉米种植合作社理事长。他从小在农村长大,高中毕业后,他尝试从事过一些行业,但最终选择了回村从事农业生产,由于他善学习,肯专研,逐渐发展成家庭种植大户。近年来随着城乡一体化进城的加快,他从中深刻体会到土地集约化经营的好处,在乡政府的支持帮扶下,他甘做领头人,创办玉米种植合作社,以“带地入社、保底分红”为原则吸纳农民入社。本来他觉得这是件有利农民分散经营的大好事,可事与愿违,由于本地农民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缺乏了解与信任,加上传统的家族式生产思想的束缚,合作社成立之初,只有20多户社员自愿入社,耕种土地仅500亩,合作社发展举步维艰。得知这种情况,乡村“五老”原村党支部书记边兆光站了出来,为了新型农业经济的发展,为了让本村农民参与受惠,他利用自己的威望与影响,逐家逐户做本村农民的工作,获得了农户的认同,截止2014年底,现已发展会员213户,经营土地面积由2013年的180公顷发展到2015年的460公顷,年投入资金400余万元。2014年纯收入200余万元,2015年在春涝、夏旱以及大豆、玉米粮食价格降低的前提下,纯收入预计仍可达到140余万元。

随着土地经营规模的加大,在选择种植品种、田间管理上又出现了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难题,老书记边兆光利用多年积累的农技经验优势,义务做他的农业生产顾问,为他常年进行义务技术指导,帮助他解决在新型农业生产中遇到的问题与困难。在老书记的帮助下,在市镇两级农技部门的支持帮助下,合作社经营的土地选用优良品种,推行大豆、玉米、高粱科学换茬轮作,用大垄密植、农场模式化栽培、种子包衣等技术,从整地、播种、田间管理、到收获,全部使用大机械,实现了农机与农艺结合,良种与良法结合,实现了作物增产。为了降低生产成本,他带领合作社成员统一采购种子、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统一连片使用大型农机具,有效节约了生产资金,降低了生产成本。据测算,合作社种植成本每公顷比分散户降低约300元左右,每年可节约生产资金15万余元。在销售上,他积极与大豆种业公司、玉米收购企业建立长期合作意向,大豆售价按照良种回收价格收购,玉米售价也同比散户高出0.02元以上,保证了合作社生产的粮食作物卖上好价。

在他的精心管理下,合作社连续三年实现盈利,社员户均收入是非合作社成员的1倍以上,2015年,在自然灾害影响下,大豆公顷产量达到3000公斤,玉米产量达到11000公斤,他个人纯收入达60万元,在他的带动下,全村又有5名经济实力较强的种植大户加入到土地规模经营行列,促进了建华村农村经济的增长。他平时为人热心,热心为群众服务,在合作社采购种子化肥等生产资料时,他经常与厂家直接联系采购,价格相比市场价便宜很多。因此很多百姓和一些种植大户都请他在采购时帮忙捎带一些,他都积极帮助,而且免费拉运到家,受到群众赞誉。为了帮助困难家庭,合作社经常雇佣的20余个劳动力,都是本村及附近村屯的贫困家庭人员,通过雇工方式帮助这些家庭增收,每人每年可增收万余元,使他们增收致富。

吃水不忘挖井人,为了回报镇村关工组织对他的关心和帮助,特别是从建华村书记岗位退下来,现从事关工工作的边兆光老同志对他的热心支持,今年他还通过关工组织在建华学校设立高明专项助学金,每学期出资3000元,资助哪些学习好的贫困学生,目前已资助30多名贫困学生度过难关顺利升入市高中,为解决贫困生的学习问题做出了积极贡献。

 

 

 

上一条:北安市石泉镇关爱“留守儿童”经验材料 下一条:北安四中李秋孝老敬心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