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安市关工委多方并重、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一、多方推进,助力乡村产业振兴。在助力乡村产业振兴推进中,我们着力抓了五个并重。一是激励“五老”创业与引导“五老”扶持青年农民创业并重。目前,全市各乡镇“五老”创办、领办、参办、协办的各类企业80余个,石泉镇石远村“五老”于海晨2022年创办勃拉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秸秆、禽畜粪便及多种矿物质为原料,生产大豆、玉米、水稻专用肥,当年生产有机肥800余吨,纯收入60万元。在激励“五老”创业的同时,我们积极引导“五老”扶持青年农民创业。二井镇建华村“五老”边兆光帮扶青年农民高明创办大豆种植专业合作社,现高明承包土地1.2万余亩,年收入150万元。城郊乡新华村“五老”柴斌扶持本村11名青年农民创办蔬菜专业种植合作社,建大棚43棚,生产西红柿等有机蔬菜,年收入200余万元。二是鼓励农村青年本土创业与返乡创业并重。石泉镇石泉村青年农民许丽创办农机合作社以承包代耕托管等形式经营耕地面积八万余亩年收入近百万元。二井镇二井村青年农民张同岩创建正达养殖有限公司,养殖生猪四千余头,年收入300万元。同时我们采取多种方式引导外出务工创业青年返乡创业。海星镇海星村关工组长赵建明获悉本村青年农民张波在青岛创业的信息,两赴青岛劝导其返乡创业,张波于2022年初返乡,投资800余万元创办烁成金属制品厂,生产西式餐具,产品销往英国、比利时等欧洲国家。2022年生产西式餐具300余万件产值1500万元,纯收入150万元。近年来各乡镇关工组织及“五老”劝导十余名青年农民返乡创业,创办各类企业11个。三是创办高科技含量企业与创办规模企业并重。二井镇自和村青年农民闫阁经多方考察,加盟具有高科技含量的北京傲禾测土配肥中心,创办北安傲禾侧土配肥分中心,投资1000万元建立测土实验室和生产车间,2022年测土面积21万亩,根据土壤条件,生产专用配肥5000吨。施用配肥平均垧增产大豆300余斤,垧增玉米1000余斤。按现行价格,21万亩土地总计增收1400余万元。1100余用户户均增收1.3万元。同时我们注重扶持创建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石泉镇团结村2名“五老”帮助农民王晶协调解决贷款场地等问题,创办源丰油脂有限公司,2022年,公司生产大豆豆饼8000余吨,产值4700余万元。四是创建骨干企业与招引国内强企龙头企业并重。城郊乡革命村青年农民李富强在乡两名五老的帮扶下,不断扩大企业经营规模,2020年以来李富强创办的种植合作社投资2.8亿元将土地经营面积由7.5万亩扩充到20万亩,其种植业合作社常年用工36人,月收入6000至7000元,季节用工5000余人次,日收入200元。同时鉴于乡村资金人才技术相对匮乏等因素,把招商引资借力兴业,作为助力产业振兴的重大举措全力去抓。2020年初,赵光镇“五老“陈贵明与老乡朋友飞鹤集团总裁交谈中,获悉飞鹤集团欲在外域建立万头奶牛基地的信息,向镇党委、政府提出利用该集团总裁系赵光镇原籍,有较为深厚的家乡情怀等因素,吸引飞鹤集团在赵光镇建立奶牛养殖基地的建议,并出面促成了双方的会面洽谈。经镇党委、政府多方工作。在市委、政府的主导下,2021年飞鹤集团决定投资2亿元在赵光镇建立万头奶牛基地。该项目投产后年产值可达10亿元。现该项目已有2700余头奶牛入住。2022年飞鹤集团决定追加投资4.5亿元,建立技术、服务等配套设施,项目全部建成后,可安排240余名村民就业。五是发展带动就业型企业与村集体企业并重。杨家乡模范村等三个村关工小组及7名“五老”协助3个村相继创办了甜糯米加工车间。带动300余户村民在庭院种植有机玉米,户均增收1500余元。季节用工220余人。人均增收2000余元。同时,我们加大力度引导“五老”、青年农民及关工组织助力发展集体经济。城郊乡革命村委托4名“五老”经营村蔬菜种植基地及苗木栽培基地,年村集体收入40余万元。海星镇六个关工小组及7名“五老”。2021年以来协助各村创办各类村集体企业11个,总产值600余万元,各村集体分别增收5至12万元
二、加强培训,提高青年农民科技素质。一是加强青年农民培训。去年以来,市五老科技服务团与市有关方面配合,在各乡镇举办各类科技培训班12期,培训青年农民700余人次。各乡镇五老科技服务团依托农技站等基地开展各类科技培训20余次,培训青年农民500余人次。二是抓青年科技骨干培训。近年来。市关工委与市“五老”科技服务团。依托市职教中心举办了5期乡村青年科技骨干培训班,对100名具有较高文化,掌握一定科技技能的青年农民进行了定向培训。在提高他们自身科技素质的同时,增强了他们讲授、传播和扩散农业科技知识的能力。三是抓好需求培训。根据乡村生产经营的需求进行培训。石泉镇关工委负责人吴显峰针对石泉镇为传统玉米种植区,青年农民积极响应国家扩种大豆的技术需求,举办了四期大豆高效生产技术培训班,培训青年大豆种植户300余人次。主星乡关工委积极配合朝鲜族米酒、泡菜生产项目建设,聘请2名老技工对20余名青年农民进行了朝鲜米酒、泡菜生产技术培训。四是抓好专项培训。主星乡“五老”李龙根,几年来致力于推广绿色有机水稻种植技术专项培训,现全乡有2万亩水稻分别申请了绿色有机水稻认证,认证通过后水稻价格可翻一番以上。二井镇“五老”高级畜牧师李瑞华常年深入村屯,为青年农民及广大村民开展畜禽养殖技术培训。在他的指导和帮扶下,全镇有生猪养猪大户82户,饲养生猪5800余头;蛋鸡养殖大户14户,饲养蛋鸡6.2万余只;奶牛养殖大户8户,饲养奶牛2400余头。全镇畜牧业总产值超亿元。
三、巩固脱贫成果,致力农民增收致富。脱贫攻坚战开展以来,我市共有214名“五老”包扶162户贫困户。2021年贫困户全部脱贫后,我们把工作重点放在巩固脱贫成果,促进脱贫户和农民增收致富上。一是依托产业。二井镇“五老”张玉江协调60余户脱贫户,以入股托管转包等方式融入种植、养殖、农机等四项产业,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城郊乡关工委助力乡引进佳汇食品落户,引导400余户从事生猪、家禽养殖,为食品厂提供加工原料,户均增收1500元。二是项目带动。去年以来全市“五老”创办各类经营主体11个,吸纳600余户脱贫户生产经营,户均年增收3000余元。三是强企拉动。赵光镇关工委依托镇龙头企业大龙种业,引导镇210余脱贫户及其他农户2380人从事良种繁育,种植面积15万亩,户均收入1.4万元。四是农企连姻。东胜乡东胜村2名“五老”引进清源农业公司入驻东胜村,以公司+农户方式与20余户脱贫户签订了蓝莓种植协议,户均年收入7000元。五是场地共建。2021年赵光镇赵光村3名“五老”建议向赵光农场大规模转让耕地,镇党委政府采纳后,于2022年将赵光村整村24300余亩地交由赵光农场托管经营,全村增收700万元。2022年底杨家乡关工委向党委政府建议、借鉴赵光经验加强与红星农场合作的建议,今年初杨家乡党委政府将3个村4万亩土地交由红星农场提供全程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预计可增产值700余万元,纯收入80万元以上。六是发展集体经济。2022年,海星镇海星村、兴隆村等四个村集体企业,通过吸纳入股、务工等形式,带动230余户脱贫户,户均增收800元。
四、开展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一是参与乡村治理。目前,全市各乡镇有90多名“五老”担任村民代表,村民政事会、村民理事会成员,积极为村民自治、村民自我管理献言献策。东胜乡东胜村2名“五老”村民代表集中村民意见,向村委会在财务管理、村道修整、村容整治等方面提出了七条建议,受到村委会的肯定和村民的好评。二是积极参与好生活从好习惯开始活动。各村屯“五老”从自身做起,倡导广大村民培养良好的健康文明生活习俗,开展移风易俗宣传,号召青年农民破除索要财礼,婚丧事大操大办,子女升学就业操办宴席等陈规陋习。着力化解矛盾纠纷,今年以来二井镇3个村五老协调解决各类纠纷10余起,疫情期间劝阻婚丧事、乔迁、子女升学等操办宴席6起。三是参与乡村环境监管。各村“五老”利用自身的威望,积极参与村容村貌的整治,对私自焚烧秸秆、乱倒垃圾污水,村道维护等进行监督。四是开展广泛的文化娱乐活动。各村屯“五老”协助村级组织建立了多功能活动室、文化广场、文化大院,组建了村民文化团体。今年以来各乡镇“五老”协助乡村开展20余次各类文体娱乐活动。春节期间二井镇组建以“五老”为骨干的老年秧歌队进城参加了全市秧歌汇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