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新型农业经济主体青年致富带头人李富强
李富强是北安市城郊乡革命村革命屯人,1983出生的他从小在农村长大,也是由于曾祖父李殿芳的原因,他对革命屯这块土地有着十分深厚的感情。2002年高中毕业后,他尝试从事过一些行业,但最终选择了回村从事农业生产。几年来,李富强靠自己的打拼走上了致富路,成为青年致富带头人,本人也先后获得了北安市“劳动模范”、北安市“种粮生产大户”、黑河市“优秀共产党员”、黑河市“致富能手”等荣誉称号,并于近日再获省级劳动模范光荣称号。
一是破解难题,实现规模经营。
2001年,初中毕业后,和父辈经营着几十亩地的承包田,不甘于“土里刨食”的李富强,开始谋划着未来,蛰伏着伺机而动。2012年,在乡关工委及本村“五老”田占学的鼓励引导、帮助下,抓住国家扶持组建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政策契机,筹资400万元,组建了革命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带领村民从事土地规模经营、连片种植。在实施规模经营过程中,主要面临土地连片和资金两个难题。在土地连片方面,革命、建民、新华3村都出台了土地窜换政策,将土地分为一等地、二等地、三等地,将确定土地规模经营地块内未流转农民的土地,按照就高不就低的原则进行串换,有的农户不愿意串换,“五老”田占学与村委会人员挨家逐户做工作,终于将土地连成片,为他实施土地规模经营提供了保障。
二是“五老”帮扶,科学管理,提高土地经营效益。
在调整种植结构上,乡五老人员田占学为他选种了德美亚玉米,该品种既高产,经济效益也好。在生产上,田占学为其引进先进栽培技术,推广大垄双行玉米栽培技术,无偿为他提供日常的田间管理,提高了土地产出效益。在经营上,他接受田占学的建议,实行统一购种、统一整地、统一播种、统一管理、统一收获“五统一”模式,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经营效益。如在购买种子、化肥、农药等方面,直接向企业购买,减少了中间环节,仅此一项比农民分散经营亩成本就降低120多元。当年种植1.2万亩玉米纯获利200万元,效益非同凡响。
2016年春在乡五老田占学的指导下,李富强及时响应政府的号召,缩减玉米面积,增加黄豆、水稻面积,他今年大田只种植了2.7万亩大豆,在东胜乡灌区种植了6000亩水稻,从承包费【13年】、机械设备、种子、化肥、农药、人工、水利设施到办公楼等只水稻种植这一块就投资2400万。在田占学的技术指导下,水稻获得了大丰收,亩产可达1000斤,总产值可达900万元,纯收入在430万元。2016他争取到省农业开发办旱改水项目,不失时机地投资2300万元组建寒地有机水稻基地核心区,尝试生态农业发展新模式,用现有5000亩稻田水资源和空间发展“蟹稻”生态种养。2017年水稻种植面积达到了10000亩,目前,大豆、水稻长势良好,丰收在望,预计今年总产值能达到3480万,总效益在900多万元。经过几年滚雪球似的发展,现已拥有大马力凯斯机车三台,迪尔1654两台,明斯克两台,凯斯7130一台,加油车一台,配套农机具24台套,农机库房1200平方米,经营耕地也由最初7000亩扩大到目前32000亩 ,成为黑河地区首屈一指的“农场主”。
三是回报桑梓,扶贫济困献真情。
作为一名农民党员,李富强认为,自己靠党的政策走向了富裕之路,尤其是乡村、“五老”的帮扶起到了关键作用,吃水不忘挖井人,要时刻懂得感恩,懂得回报,力所能及地为乡亲们做些事。几年来,他的农机合作社吸收青年100多名青年村民就业,人年均增收5万元。
在革命村,谁家有个大事小情的,总能看到李富强的身影。需要出钱出力的没的说,立马就办。贫困户张贵山家老两口常年卧病在床,生活异常艰辛。2012年夏天,张贵山老伴儿病重,家里拿不出钱来医治,李富强闻讯后,二话不说给他家送去3000元钱,然后开车将老人送到医院救治,并表示:钱不够就吱声。两位老人感动得说:“这孩子对我们太好了,胜似我们的亲生儿女!”他还还主动请缨同该村居住比较集中的17家青年贫困户建立帮扶联系,为他们送钱送物、资助他们生产经营,实现脱贫。李富强还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建设。2015年,他得知村里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由于新修一公里白色路面所需资金有些缺口,当即为村委会送去修路捐款20万元。
李富强以自己的模范作为,诠释了一名农村青年党员的人生的信仰与追求,为土地流转集约化经营加快新农村建设做出了贡献,甘当青年农民致富带头人。